中文 EN

【学术】器道场111期—— CXUBE 马良软件CBIM学习交流座会


 

为更好的响应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和中国院对马良XCUBE软件的研发和推广,更好的将培训的精神和内容传递给工作室的每一位建筑师,中国院·大器设计工作室于11月15日举行了学术沙龙 “器道场111期—— CXUBE 马良软件CBIM学习交流会” 。

 

器道场111期--聚焦马良XCUBE数字化设计工具

 

由大器设计派驻集团进行学习的建筑师邬极,作为首批参与培训的种子用户,在沙龙上分享了培训内容及其思考。更为可贵的是,邬极结合其在国外使用Revit等BIM设计软件的工作体会,对比分析了CBIM软件的使用优点与痛点,并对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提出了积极建议。中国院·大器设计工作室主任曹晓昕针对集团和中国院有关数字化使用平台的趋势和重要性进行了阐释,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器道场111期学术沙龙现场

 


 

CUBE马良软件介绍 

CUBE软件是集团所属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设数字”)自主开发的一款国产自主知识产权BIM设计平台,提供以空间为载体的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工具,实现了CIM数据汇集与应用,贯穿全过程项目管理场景,提供从以精细化空间为主的时空数据汇聚,到规建管全业务场景数据和服务支撑。马良XCUBE作具有简单、强大、智能三大优势,研发以设计师群体的切身体验作为产品的研发出发点,让产品充分适应中国设计师的使用习惯,符合现在和未来的BIM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举办的两期数字化设计培训工作营于今年九月落幕,包括中国院在内的集团所属7家企业近600人参加了培训工作营,工作营计划举办4期,培训内容包括CBIM设计管理平台及智能工具软件以及马良XCUBE工具软件。培训力求通过真实用户的使用体验不断提升改进产品,并以此为契机提高设计人员的数字化设计水平。

 

本次讲座引发了在场建筑师的讨论,必将带动更多的技术人员尽快掌握数字化设计能力,为今后该软件在工作室推广奠定良好基础,活动由大器设计主任工孙雷进行点评。

 

 

XCUBE马良系统培训感受

 

邬极(中国院·大器设计)

 

31a18b964f80ae7086bc2f164d36aee0.jpg

在第一天培训开幕式时,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孙英总裁为这次培训发表了讲话,使我深刻意识到学习和发展CBIM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四五规划所统计的各个领域的报告中,建筑行业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为了实现高效产业发展,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通过更新设计工具,引领新一轮的革新浪潮。

 

 

 

以前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曾经参与过BIM从初步设计到施工管理阶段的工作。所以在得知可以参与这次培训时,我就对这次的培训活动充满了期待,希望可以了解到BIM在国内的设计和管理方式。以下几点是我结合自身工程经验与培训经验总结的几点国内外BIM应用的对比:

 

 

1.设计资料平台: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的CBIM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收集与分享平台。在企业个人系统中,可以访问到项目具体的代办事项,进程与人员信息。CBIM相关的软件信息也被集中分享到了一个板块中,提高了资料收集效率。校审会审内容也融入到了交付平台中,使这一工作流程变得更加便捷。在美国的工作中,BIM相关资料会被存放到公司的局域网服务器,或者自身研发的平台上,并没有结合具体项目管理内容设计制作一个统一的平台。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国内的BIM系统框架设计是优于美国的。

 

2.  BIM的建模应用:

首先是BIM的基础应用。我认为这一点国内外的应用方式是相似的。由于课程内容量大,老师尽量用最简洁的逻辑给大家梳理了使用经验。很多内容是我以前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才得出的结论,老师很快就把这里的难点为大家梳理了出来。比如两个墙体无法融合衔接的问题:我在一个平面比较复杂的BIM项目中遇到过类似问题,当时花了很多时间来解决,最后是和一个有10年BIM应用经验的同事学习到了解决方法。而这次CBIM培训的老师用很简短直接的教授方式就向大家传授了这一技巧。让我感慨稍微听课走神疏忽对自己的学习都是一种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一直有困惑,但没有得到满意答案的问题。比如:到底需不需要依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在BIM模型中设置项目基点。老师也依据工作经验给予了回复,使我豁然开朗。

 

另外,在BIM软件与项目结合的使用中,我认为国内的CBIM非常有特色。因为很多规范内容都已经结合进入了软件的插件中,在保证图纸符合规范的同时,提高了制图效率。相比之下,美国BIM项目使用插件较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因为BIM模型相对于普通CAD模型复杂许多,插件在完善阶段会导致软件卡顿和闪退等情况发生。我想在CBIM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这一问题会逐步解决。而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找到在使用基础命令与插件之间的平衡。

 

3.BIM在各专业协调工作中的应用。

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企业构架对于各专业BIM协调的影响。由于设计院建筑与结构等其他专业同属一个企业单位,在BIM建模中,我们可以在一个BIM模型中同时作业。这种工作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同步来对问题进行迅速地观察与回应。而美国的各个专业都来自不同公司,以顾问的形式参与工程。这使得很多模型需要通过外部链接的方式参考。在效率上相对低一些。但外部参照这种协调模式比较清楚地分离了各个专业的模型,减少了互相的建模干扰,并且使得每个专业的责任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在这次培训中,和其他学员的交流也使我受益良多。很多有国内BIM经验的学员传授给了我很多建模与制图的经验。比如:在施工图表达墙体尺寸上,中美就有很大不同。国内会在平面上标注墙体尺寸,而美国则侧重在墙体详图图例中标明各个墙体的类型,然后再把墙体类型编号标注在平面中。这些不同之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行业规范。这些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分析的。 

 

 

 

这次培训无论是从工作还是个人成长上,都对我影响很大,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同行共同提升CBIM的技能与相关管理经验,把所学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邬极【建筑师】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

曾在美国CallisonRTKL工作

目前就职于中国院·大器设计工作室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03号 京ICP备150240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