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办公楼


7e7a80553df9080bd045817fc9f4eb3d.jpg

1d30466b05da0fb9b3f091eebca3af89.jpg

3cbc6ab4da4a220ffbbdaea60ca9eed4.jpgd607fc7c03ed0adc6b427bc89abf09be.jpg


吴朝辉(序)

建筑就是困难。其他的因素都是相对的存在,只有困难是无条件的。应对与建筑相伴而生的困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的建筑师选择现实主义道路似乎是不得
已而为之,从建国初期就已经盛行两种不同的具体方式:浪漫的现实主义和批判的现实主义。说白了就是两种表达手段:兜圈子和硬碰硬。在北京的环线和一线地铁中我们碰巧可以领略到这两种方式反映出的不同效果。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环线地铁中的人流就像是蒸馏试验玻璃管中的液体一段接一段地挥发和再补充;而一线地铁中的人流活像风箱里的老鼠从这头被吹到那一头。

 

另一个碰巧发生的是,曹晓昕设计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办公楼就坐落在环线和一线地铁东面交汇点的西北角。如果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新建筑形象地再现了一线和环线地铁相互穿越从而表达出基地的特点,那么这样做的深层含义在于其相对动态的构成方式在巧妙结合了功能组织的同时挑战了不假思索的四平八稳的传统政府办公建筑形象。摈弃了此类对称建筑常有的"只思考一半”问题的弊病,建筑师以自讨苦吃的方式探索过各种的可能性。在困难的密林里,建筑师能够最终走出来的那条曲折的道路及其所花费的心力在这本书中其实已经无法完全辨认。同时期望通过此书对过程之中所经历的一切进行总结,使我们在以后的项目中更聪明,但这在我看来不过是自我安慰。建筑师与这些困难注定是共生共存的。越能干,困难越大!

 

本书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曹晓昕和他的设计团队在各阶段实施这个办公楼项目所遭遇的种种困难。迎刃而解后的喜悦是短暂的,甚至都来不及庆祝一下,新的困难又接踵而至——虽然每个建筑师自我解脱和放松的方式不尽相同,可在这一点上大家却是惊人的相似。这本书看起来是记录了一个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心得和反思。但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通过背景材料、图纸、工作模型、草图等“标本”在自己的心中“模拟”建筑师在各个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应战时的勇气、胆略,甚至窘迫、焦虑。这些宝责的东西虽然在书中的表达上有所保留,但未必不可知。所有这些建议,无非是为了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一些知识,而且获得应对困难时的经验,在时而高歌猛进、时而艰难匍匐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清醒和不遗余力,如何通过兜圈子和硬碰硬逼近解决之道,才是读者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7a3dd44fd29e236b8d121c990128645a.jpg


曹晓昕(引子)

在建筑设计圈工作,总是要投标的,当然这种投标有时也叫方案竞赛。

 

本项目也不例外,经过两轮方案竞赛最终中选后才得以实施。建筑师都明白,投标并非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手段:投标的目的就是要选最好的,但结果胜出的方案往往不是最好的、最适合的方案,而且有时还会成为城市的怪胎和垃圾。道理简单:要中选就一定被瞩目。因此,张扬、易读的方案“夺人眼球”,宏大、充满虚荣心的设计容易中选。投标的方案往往不会真诚地考虑建筑本体存在的理性因素,方案之中缺乏环境、技术、材料和经济因素的支撑,经济和技术脱节、材料和形式脱节,实施阶段自然会走型,建筑必然幼稚、肤浅。房子最基本的要素诸如效率、尺度、场所等最基本的要素都已缺失,更不用提最初方案文本那段关于人文精神的叙述了 ◊无处不在的投标充斥着建筑市场,在残酷的竞争游戏规则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正在失去真诚、内敛和对社会意义的深度思考,其表象不仅在于设计资源在效果图和模型大赛中的浪费,更体现在对技术和建造研究的漠视。当模型建筑、效果图建筑、评委建筑在几年后变为M立在现实中的低劣建筑时,建筑师、评委们早已在收完各自的费用后,投身于其他新项目的轮回中,只剩下业主在楼里极端不满地抒发自己被愚弄的心情了。

 

但在检察院项目中,我们自始至终地让自己保持着诚恳的心态,客观地研究城市、分析地段,更关注诸如造价、通风、采光、视线、效率等这些建筑最基本的问题.使这些最基本问题成为建构形式的原点。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诚恳让幸运最终光顾了我们。更为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这样的建设方,虽然过程中分歧不断.但由沟通而产生的更多信任,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造一个好房子。这样的幸运一直延伸到后来的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等施工单位的加入。时至今日,我侬旧怀念和他们同舟共济、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的日子,那段辛苦而快乐的经历已成为我继续前行的精神财富,他们从做方案到实施阶段一直给予建筑师坚强的支持,使得最初方案的精神、气质在施工的细节中得以贯彻。

 

以上的文字写在方案中标三年后的今天,颇有点儿捡便宜卖乖的嫌疑,然而对于我个人皆是真情实意,不吐不快。我想真诚总应受到尊重吧。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03号 京ICP备15024055号-3